圖片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
近日,一位長沙南站工作人員回答旅客問詢時,服務態度生硬,服務語言失當,違背了客運服務人員作業標準中“三要四心五主動”要求,現場視頻被媒體曝光,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車站擬依據相關規定對其本人進行嚴肅處理。
正所謂“猛懟旅客一時爽,面臨處理悔斷腸”。
網傳視頻顯示,有一名年輕男性旅客,穿白色短袖t裇,背著黑色雙肩包,在車站站臺上向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咨詢著什么。
旁邊站著候車的其他旅客。
視頻聲音音質清晰,對話內容可辨,說話語氣生硬。
工作人員說:“那么大個人連屏幕都看不懂?”
旅客說:“看不懂, 你說一下怎么地?”
工作人員說:“看不懂你回去學,不要在這里吵,回去好好學習,再出來坐車。”
旅客隨后憤憤走開。
這是在視頻中,我們直觀看到的場景和聽到的聲音。
這位工作人員的脾氣、性格和品質怎么樣?其服務態度一貫如此,還是另有隱情?這些情況網友們無從了解。
可以肯定的是,這幾天處于輿情的風口浪尖,這位涉事職工日子不能好過吧,會不會壓力山大、度日如年?
車站應對輿情,忙得不可開交,先是向視頻中旅客認錯,“表示誠摯歉意”;再通過媒體發聲,“將繼續加大員工素質培訓力度,持續提高服務水平”;又向公眾表態,“歡迎廣大旅客繼續對鐵路服務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位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確實亟待提高。
在當前客運崗位工作人員謹言慎行,唯恐“得罪”旅客的大環境下,這位工作人員竟然還敢有“歧視性”的語言,不禁讓內行人感到不可思議。
從大處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鐵路客運的服務宗旨。
從小處說,旅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長沙南站員工懟旅客,是花錢買票的,享有運輸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服務旅客是工作人員的本分,如果每位旅客都能自主出行,服務人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旅客有不懂得要問,有困難需要幫助,更能體現工作人員存在的價值。
姑且不談“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退一步講,這位涉事職工為了保護自己,也要好好和旅客講話。
在服務旅客的過程中,與旅客溝通時最忌諱“答非所問”和“歧視性語言”。
因為幾句話被嚴肅處理,對個人來講,太不值了。這位工作人員事前肯定沒想到有如此嚴重的后果。應該“好好學習”的是這位車站工作人員。
出了這檔子事,車站的工作也陷入被動,在公眾心目中的窗口形象受損,“因為這次負面事件,長時間的努力將付之東流”。
網友對視頻中工作人員的語言感到不適和氣憤,評論風向一邊倒長沙南站員工懟旅客,紛紛譴責這位工作人員。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讓涉事職工受到應得的處理!
俗話說,知恥而后勇。
希望這位工作人員吸取教訓,增強服務意識,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