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裝修新房時,通常先去家裝建材店購買燈具,然后再轉去電器店銷售家電產品。 這些方式雖然繁忙,但作為一種固定的購買方式已經被消費者所接受。 目前,傳統家裝店也開始銷售家電產品,并逐漸在全省范圍內流行起來。 這些家裝與電器的結合方式大致有三種:家具建材與衛浴品牌捆綁、家電商家開設獨立門店、或者兩者通過優惠券共同合作。 這些“承包一體”的銷售模式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購買方式,也為家裝賣場本身開拓了更多的客源。 (高野)
運費問題
成為網購燈具的“致命傷”
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今天,幾乎沒有什么是不能在網上購買的,即使是燈具、家電等大件物品也可以在網上購買。 這樣就可以避免在家裝店進貨的麻煩,提高訂購效率。 然而,這種“瀟灑”的背后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異地訂購大件物品所帶來的運費問題越來越明顯。 燈具網上訂購已成為配送的一大瓶頸。
首先,除了小件物品貨運成本較高外,預付款風險較高,且在運輸途中需要多次裝卸,可能會造成物品損壞。 嬌小的燈具很容易損壞,這讓很多賣家感嘆。 其次,訂購運輸保險的好處并不大。 一方面,運輸線路的補償范圍僅包括運輸過程,不包括裝卸過程。 (高野)
夏季家居即將來臨
家居裝修宜早不宜遲
家居行業不同于日常消費。 消費者往往無法深刻感受到價格的細微變化。 因此,消費者無法對何時開始家裝做出良好的判斷。 當價格突然下降時,他們才意識到已經超出了預算。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全年賣場普遍進行價格戰和促銷活動,當然是為了刺激消費市場。 眼下金秋已至,又一輪裝修潮正式來臨。 受人工、運輸等因素影響,預計大部分輔料、輔助材料會有5%左右的波動。 因此,專家建議,需要購買裝修的房東應“宜早不宜遲”,把握好進貨時機。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icoc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