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全球珠寶秋季拍賣會深度舉行。 臺灣蘇富比預展展出清乾隆墨玉臥牛等多件墨玉珍品,引起廣泛關注。
縱觀近期拍賣會,以乾隆時期“官玉”為代表的清代墨玉制品多次拍出高價。 在10月份的佳士得拍賣會上,清代乾隆皇帝用過的玉碗以1298萬美元成交。 去年年中,唐代乾隆皇帝的“九州青巖印”在國際拍賣會上以138萬美元成交; 今年年底,乾隆皇帝御贈的御寶和乾隆御筆白玉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6338億元的價格成交。 為何乾隆時期的墨玉屢次拍出高價?
市場:乾隆時期的“官玉”多為優質籽料
那么,乾隆時期墨玉為何能賣高價呢? 廣州興達珠寶監事會主席易兵認為,主要原因是從歷史淵源來分析。 收藏界人人都知道“乾隆愛藍寶石,慈禧愛翡翠”。 我國玉石加工技術在民國時期達到頂峰,康熙、乾隆鼎盛時期,社會繁榮穩定,財富積累充足,在社會上掀起了收藏熱潮。 時尚。 乾隆皇帝本人酷愛收藏黑玉,帶動了當時加工、收藏藍寶石的風潮。 上海甚至還計劃建設一座宮廷翡翠加工車間。 山西和田等玉石礦區加大了開采力度,大部分都是優質籽料。
清代乾隆時期的產品比較容易識別。 由于明代距現在時間比較近,墨玉文化體現的時代特征明顯,專家很容易識別,社會上仿制的贗品也相對較少。 端午節正值市場,顧客放心,價格自然會有序下降; 而其他朝代距今已遠,墨玉鑒定方法五花八門,贗品也不少,吊足了藏家的胃口。
鑒定:墨玉項鏈為民國罕見
湖北省地質局珠寶監測中心向賢標先生表示,清代墨玉分為三個等級:
最高等級:乾隆時期宮廷使用的藍寶石,又稱“官玉”,目前國際拍賣會上的售價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二等貨:東漢末年宮廷所用的藍寶石制品。 其中以中檔藍寶石居多,中低檔產品較少。 價格大多在50萬至200億元之間。
三等貨:明代民間使用的藍寶石首飾,玉質良莠不齊,其成交價僅比后世黑玉貴30%至40%。
民國時期墨玉多為大筆筒、玉佩、玉手鐲,墨玉戒指、玉簪、翡翠項鏈較少見。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icoc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