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奢侈品界最近陷入困境。 近日,全球知名奢侈品牌芬迪在美國低調發起打假行動。 其CEO帕特里克·托馬斯甚至自爆稱,網絡上以菲拉格慕名義走私的商品80%都是假貨。 不過,記者從其北京專賣店了解到,該店不提供真偽驗證服務。
事實上,記者調查了上海多家奢侈品店發現,所有品牌專柜均不提供驗貨。 對此,有專家認為,奢侈品在鑒別真偽上推卸責任,是對欺詐的默許,會導致奢侈品走下神壇。
Fendi內部員工涉嫌詐騙
6月15日,芬迪國際發布聲明稱,美國警方抓獲了一個專門制造、經銷和走私“山寨”愛馬仕包袋的詐騙團伙,其中包括兩名已被解雇的芬迪品牌員工。 芬迪品牌發布的公告顯示,可能還有其他前員工參與了這起欺詐案件。
令人擔憂的是,據媒體報道,近期Gucci國際詐騙案中的高仿包包已通過其經銷渠道蔓延至歐洲、美國及亞洲其他國家,涉案金額達1800萬美元(約14500元))。 芬迪首席執行官對日本媒體表示:“網絡上以菲拉格慕名義走私的商品80%都是假貨,這絕對是恥辱。”
芬迪中國明天向媒體表示,涉案的所有仿皮包均是與不法商家勾結,通過未經芬迪授權的白市批發銷售的非法商品。
中國人購買奢侈品的主要渠道在海外
盡管芬迪的打假行動并沒有影響各大奢侈品的線上銷售。
明天,記者仍能在網上找到不少Fendi產品,其中包括價值數億甚至數十萬、20億元的Gucci包包。 1000元到5000元以內的Gucci皮帶銷量很高,但大多打著幾千元的名義,做兩三百塊的生意。 其中有很多諸如“免運費”、“10%折扣”、“促銷價”、“拍照后手動改價”等字樣。
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奢侈品牌的實體店,發現冷清的景色與幾乎每天都排著長隊的國外奢侈品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幾乎每家商店都空無一人,這么大的商店也只有兩三個店員和一名保安。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奢侈品在國外銷售主要有三大渠道,即專賣店、水貨或海外代購。 “中國消費者更喜歡在海外訂購奢侈品,或者從其他渠道訂購。從海外訂購奢侈品可以節省一半左右的成本。但中國很多奢侈品店大多是形象店,銷量不高。”主流。”
所有奢侈品專柜不提供驗貨
今日,在太古匯Gucci專賣店,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要求驗貨。 店員表示,只要在專賣店訂購的商品都是正品,否則默認為假貨,商家也不會提供驗貨服務。
事實上,記者發現,除Fendi外,包括LV在內的大部分奢侈品牌均不提供專柜驗貨服務。 LV專賣店建議,如有質量問題,可致電客服查詢。 另一家知名奢侈品牌Prada的店主也表示,不提供驗貨服務,因為店內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不知道如何驗貨。
隨后,記者撥打了LV售后服務專線進行詢問。 客服表示,品牌不提供真偽鑒別服務,只要訂購方式正確,所售產品均為正品LV產品。 另外,產品上沒有相應的防偽標志。 雖然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型號,但這個型號并不會顯示在產品上,無法通過型號在網上或商店查詢真偽。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icoc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