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九龍壁(御道石雕浮雕九龍圖 惠安石雕九龍壁圖片)——九龍星石材
九龍壁屬于影壁的一種。是漢族建筑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墻壁,俗稱照墻、照壁。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門內為"隱"、門外為"避",以后就慣稱影壁。中國的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以九龍壁較為尊貴,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宮殿正門的地方,在寺院里面也經常可以看到九龍壁。
我們都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石雕九龍壁浮雕作為中華民族龍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世界的寶貴歷史遺產,有著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九龍壁浮雕的壁上部為黃琉璃瓦廡殿式頂,檐下為仿木結構的椽、檁、斗栱。壁面以云水為底紋,分飾藍、綠兩色,烘托出水天相連的磅礴氣勢。下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端莊凝重。壁上9龍以高浮雕手法制成,**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強的立體感。縱貫壁心的山崖奇石將9條蟠龍分隔于5個空間。..正龍居中,前爪作環抱狀,后爪分撅海水,龍身環曲,將火焰寶珠托于頭下,瞠目張頷,威風凜然。左右兩側各有藍白兩龍,白為升龍,藍為降龍。左側兩龍龍首相向;右側兩龍背道而弛,四龍各逐火焰寶珠,神動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側雙龍,一黃一紫,左端黃龍挺胸縮頸,上爪分張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龍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龍尾前甩。二龍動感十足,爭奪之勢活靈活現。右端黃龍弓身弩背,張馳有度,騰挪跳躍之體態刻劃生動;紫龍昂首收腹,前爪擊浪,風姿雄健。
惠安石雕九龍壁圖片是古人集合了眾多的動物形象所創造出的神物,它寄托著中國人的理想與智慧,代表著神圣與至高無上。由于龍圖騰在中國有消災避禍、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所以九龍壁也是寄托了人們的美好希望。另外從九龍壁浮雕上龍的形態來看,有正龍、升龍、降龍,九龍騰飛,神態各異,同時也寓意著太平祥和、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的到來,所以備受皇室的喜愛。
每當朝陽升起,金光萬道,御道石雕浮雕九龍圖涂上了一層耀眼的光輝,巨龍仿佛沖破霧靄,騰身游動起來。隨著晨霧的消散,九條龍更加絢麗,萬縷金光在龍身上閃耀,龍身抖動,昂首擺尾,盤繞彎曲,在海波上翻騰,在流云中穿行,猶如真龍再現,宛然如生,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