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灣里柱子包皮柱頂石圖片樣式大全
柱礎石,宋代稱柱礎,清代稱柱頂石。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構件。由于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梁柱系統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歷代古建筑都講究基礎的制作。一般情況下基礎是由柱礎、柱墩、灰土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從早期建筑的基礎構成談起,有助于認識柱礎石的起源與形成。

石墩上有的也有線雕,線雕亦稱“線刻”,是古代一種比較簡單原始的雕刻手法,殷塘出土的石墩有些上面刻有云雷圖案,就是線雕,該圖案紋體粗放簡單,是柱石墩雕刻紋樣的起始點。線雕是用刻刀直接在石料上刻畫出紋飾圖案,它是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具有流暢自如,清晰明快的特點,猶如中因畫中的“白描”,只不過紙面換作石面,將圖案在石面上以簡單的方法刻畫出來,其實就是將繪畫的技法運用在雕刻手法當中,石墩上的鏤空雕是將原料鏤成各種透空花紋或圖案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手法過于繁瑣復雜,一般多用于刻制一些豪華柱墩的裝飾上,古代柱墩、富商祠堂柱墩、王家大院石柱礅很多都是鏤空石墩,現在一般出現在一些富商的宅院或者旺族的祠堂中。

如意柱頂石圖片樣式圖片尺寸設計
如意柱頂石圖片樣式下部為六棱形支腿底座,從側面可以看出下部底座為中空有內柱的造型,這一特點使得底部造型更加立體美觀。內柱直徑為4cm。底座的上部有一圈蓮花造型的裝飾,像裙擺一樣,為整個柱礎石增加了層次感。每條支腿的造型為“S”型,造型美觀生動,支腿末端卷起,為如意造型寓意吉祥。
這些雕工精柱礎石體現了宏偉的固件中中的精致,寫意中有寫實,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經過了雕刻工匠的順應天機地氣的雕琢,使石頭有了靈氣,起到了賑災、吉祥好運的作用。
作者:歐陽廣彬
版權屬于: 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72
柱礎石,宋代稱柱礎,清代稱柱頂石。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構件。由于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梁柱系統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歷代古建筑都講究基礎的制作。一般情況下基礎是由柱礎、柱墩、灰土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從早期建筑的基礎構成談起,有助于認識柱礎石的起源與形成。

石墩上有的也有線雕,線雕亦稱“線刻”,是古代一種比較簡單原始的雕刻手法,殷塘出土的石墩有些上面刻有云雷圖案,就是線雕,該圖案紋體粗放簡單,是柱石墩雕刻紋樣的起始點。線雕是用刻刀直接在石料上刻畫出紋飾圖案,它是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具有流暢自如,清晰明快的特點,猶如中因畫中的“白描”,只不過紙面換作石面,將圖案在石面上以簡單的方法刻畫出來,其實就是將繪畫的技法運用在雕刻手法當中,石墩上的鏤空雕是將原料鏤成各種透空花紋或圖案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手法過于繁瑣復雜,一般多用于刻制一些豪華柱墩的裝飾上,古代柱墩、富商祠堂柱墩、王家大院石柱礅很多都是鏤空石墩,現在一般出現在一些富商的宅院或者旺族的祠堂中。

如意柱頂石圖片樣式圖片尺寸設計
如意柱頂石圖片樣式下部為六棱形支腿底座,從側面可以看出下部底座為中空有內柱的造型,這一特點使得底部造型更加立體美觀。內柱直徑為4cm。底座的上部有一圈蓮花造型的裝飾,像裙擺一樣,為整個柱礎石增加了層次感。每條支腿的造型為“S”型,造型美觀生動,支腿末端卷起,為如意造型寓意吉祥。
這些雕工精柱礎石體現了宏偉的固件中中的精致,寫意中有寫實,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經過了雕刻工匠的順應天機地氣的雕琢,使石頭有了靈氣,起到了賑災、吉祥好運的作用。
作者:歐陽廣彬
版權屬于: 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72